软件公司到底挣什么钱,解密!

2025年03月14日

点击:加微领取小程序报价表功能表


软件开发要按合同办事,人情交情没用,有些公司为签合同会降低价格,后续通过各种方式加钱,软件行业利润率普遍在20%左右,除非合同要求极严格,否则软件公司会通过加钱来弥补。


做软件开发,想让软件公司亏钱,只能是拿合同来说事,人情交情真没啥用。


这背后是技术团队薪资、服务团队成本的硬性支撑,若免费处理超出约定的功能,软件公司必然亏损。


以下从成本逻辑、市场案例、行业盈利模式给大家讲解下。




01

软件公司不会 “亏本” 运营




软件公司运营成本清晰且刚性。技术人员薪资占据大头,资深开发、测试、UI等岗位薪资标准明确,一线城市开发人员月薪动辄数万。


服务团队成本同样不可忽视,需求对接、项目管理、售后维护等环节,都需人力投入。


若超出合同约定范围免费服务,相当于 “倒贴成本”,违背商业逻辑。




02

低价报价背后是 “加钱”




前几天对接的客户便是典型案例。基本上把需求都是掰开了揉碎了说的,客户拿方案对比价格,是广州还是深圳的公司,价格就是贴着我们报的,低了5000。


软件项目成本基本透明,低价报价往往是 “钩子”。


我和客户说,这便宜的5000元,合同签完之后,肯定会被变着法的加回来,甚至合同履约过程中,加一万都正常。



比如,初期报价遗漏部分功能模块,合同签订后以 “需求变更” 为由收费;或是降低服务标准,后续客户为提升质量不得不追加费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低价背后是对项目成本的刻意压缩,最终受损的是客户的权益。




03

软件行业的盈利模式




软件行业盈利模式多样。


有公司挣服务的钱,凭借优质售后、持续功能迭代获取溢价;有公司挣合同的钱,通过合同条款设计,对需求变更、额外服务明码标价;也有公司挣 “不服务” 的钱,以低价签单,后续通过减少服务投入压缩成本。



但无论哪种模式,行业利润率普遍在20%左右。


这一数据背后是成本与盈利的平衡:除非合同内容约定极细,对所有服务范围、变更流程严格界定,软件公司才可能无法达到该利润率。


否则,最终都会通过合理(或不合理)的加钱方式弥补利润空间,确保项目盈利。



软件行业合作本质是成本与盈利的博弈。合同作为合作框架,界定了双方权责,也划定了成本边界。


客户需认清低价报价背后的加钱潜规则,软件公司则依成本逻辑维持运营。


理解这一逻辑,无论是客户选择合作方,还是软件公司规划项目,都能更理性对待价格、服务与盈利的关系,让合作回归商业本质,实现双赢。


点击:加微领取小程序报价表功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