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3日
10万开发APP大概率做出的是半成品,当前90%APP是混合开发,其对用户端适配不佳,用户端适合原生开发但成本高。APP上架应用市场成本至少两三千,周期长,若非必需不建议开发 。
用10万块开发一个APP,最终能得到什么?
现实是,大概率做出的只是个半成品。
目前,市面上90%由软件公司开发的APP采用混合开发模式,那这种模式下的APP到底有没有价值?
混合开发
角色端与用户端差异显著
混合开发的APP有一定价值,但并不高。
对于常规角色端口,如司机端、骑手端,这种开发方式可行。
以实现定位功能为例,花费万把块用混合开发打造这类端口是可以的。
这是因为角色端功能相对单一、固定,混合开发的技术能够满足其基本的功能需求,在开发成本和时间上也能达到较好的平衡。
然而,若要开发用户端APP,混合开发就不太合适了。
用户端功能高频且复杂,涉及到众多交互和操作。
比如电商APP中的商品浏览、筛选、加入购物车、结算等一系列流程,社交APP中的即时通讯、动态发布、点赞评论等功能。
混合开发在处理这些复杂且高频使用的功能时,难以保障良好的用户体验,几乎可以肯定体验不佳。
若要开发用户端APP,建议采用原生开发,但原生开发成本高昂,10万块远远不够。
原生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时间成本,从代码编写到后期调试,都需要专业且精细的操作,所以费用自然不菲。
APP还有一个成本很高的地方,就是上架。
APP 上架
成本与周期的挑战
APP开发完成后,上架也是关键环节。
主流应用市场有七八个之多。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软件公司,在一个应用市场上架的成本至少两三千元。
这其中包括了开发过程中的各种资源使用费用、申请费用等。
而且,由于各种原因,APP上架周期较长。
一方面,应用市场会对APP进行严格的审核,包括功能完整性、安全性、合规性等多个方面;另一方面,APP自身可能存在一些小问题需要不断调试和修改,这就导致上架时间延长。
这期间,不仅有资金成本的支出,还有时间成本的消耗,对开发者而言是不小的考验。
若不是有迫切且必要的需求,不建议轻易投入10万块开发APP。
开发过程中,可能面临技术难题、需求变更等问题,投入与产出未必成正比。
而且,除APP外,还有小程序等其他选择,在一些场景下,小程序开发成本更低、周期更短,能满足基础功能需求。
比如一些简单的展示型业务、轻度交互的功能,小程序完全可以胜任,并且能够快速上线,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当考虑用10万块开发APP时,需结合自身实际需求、资金状况及市场前景等多方面因素,慎重权衡。
切不可盲目投入,以免资金耗费却无法达成预期效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