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8日
软件开发项目逾期已成行业常态,既因公司内部技术能力不足,更因小程序/APP审核流程日益严苛(如资质、页面规范等),一个项目被打回十多次、耗时一个半月过审已成普遍现象。
接10个项目,有3、4个项目都是逾期交付的。
这是现在整个软件开发行业的一个常态。
这里原因是有很多的,当然首先不能回避的就是软件开发公司自身的问题。
一、开发方自身
软件开发公司自身的管理与技术短板,是逾期的一大原因。
1.人力配置失衡。
为追求业务规模,公司承接项目数量远超团队承载能力,程序员长期超负荷运转,需求分析、编码、测试等环节无法按序推进。
比如一个5人开发团队,硬接10个并行项目,每个项目都因人手分散、精力不足,从启动就埋下延期隐患。
2.技术能力错配。
项目人员技术储备与需求不匹配,遇到复杂功能(如小程序个性化交互、APP多端适配 )时,频繁出现代码报错、功能无法落地的情况,只能反复调试,拖慢整体进度。
这种因自身 “硬实力” 不足引发的逾期,让开发方陷入口碑与交付的双重困境。
二、外部审核
不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客观因素,那就是现在不管是开发小程序还是开发APP,整个的审核流程需要提交的各种审核材料工作量剧增。
就拿今年来说,需提交的资质证明、功能说明、数据安全方案等材料已经比2022年,2023年的时候多了4-5倍的工作量。
所以现在就经常有一种情况,就是项目早就开发完了,那剩下的时间就是一直在等待官方的审核,备案以及一些类目的前置条件开通。
这些是很花时间的。
我们前段时间做的一个小程序在递交审核的时候,被打回了10多次。
加上修改,还有申诉,陆陆续续花费了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
小程序和APP开发的审核接下来会越来越严格的。
这个严格,其实不仅仅是资质方面,页面方面还有功能的一个设计方面也会有一些非常具体的规范。
比如页面交互是否符合用户体验原则、功能是否存在潜在风险等,任何细节不达标都要重新调整,进一步拉长交付周期。
这种外部审核的复杂性与严格性,让开发方即便自身进度把控良好,也避免不了逾期。
三、避免逾期
要想避免项目预期,需开发方与客户协同行动。
开发方:优化人力配置、强化技术培训,同时提前介入审核流程(如开发阶段同步梳理合规材料 ),减少审核反复。
客户:前期明确需求,理性看待交付周期,预留审核缓冲时间。
开发方得能扛住逾期压力,客户也得把需求说明白,积极配合审核流程,开发才可能不“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