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8日
软件开发合同必须明确约定源代码开源交付和具体维护费用,避免后期二次开发受阻或被乙方漫天要价,AI可辅助审核条款,但核心是选择靠谱的软件公司。
软件开发合作,合同签署是关键环节,多数公司用模板化合同,暗藏不少风险。
想避坑,得重点关注这些事儿。
一、模板化合同
软件开发公司的合同签署,大多数公司用的都是比较制式的一个模板化合同。
很少有单独为某一个客户再去单独做的定制化合同的。
所以大家在一些很常规的条款之外,主要关注以下的几类问题就可以了。
二、核心风险条款
1.源代码交付
第一就是合同中包不包含源代码交付的这个说明。
而且源代码是要没有加密,完全开源的,这样的话就方便后续去做二次化开发。
若没清晰约定,后期想二次开发,会因代码归属、加密限制,根本没法自主操作。
比如开发方交付加密后的“黑盒代码”,客户拿到手也改不了功能,花了定制的钱,却被技术框架锁死。
2.维护条款
合同中的维护条款大概是包含了哪些内容?
很多的软件公司他成交完客户之后,那基本上后续的就什么都不管,什么也不问了。
需要辅助什么问题呢,就丢来一大堆文档。
这些文档对于一些很精通互联网的个人而言确实是很简单,就是看一眼会了就能操作了。
但是对于一些互联网基础就是平台操作基础比较差的这类客户而言其实还是挺难的。
需要客户就多询问一下,就是人工部分大概能处理哪些内容。
3.维护费
针对这个维护费双方是怎么约定的。
有的公司说是项目是永久免费的,可是在第二年的时候,甚至是第二个月你再去找他们就找不到人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永久免费的服务模式上线就意味着合作终止了,服务也没了。
这也是之前和大家说的维护费肯定是要谈的,而且也一定要交的原因。
如果这个费用没有的话,那开发软件直接就脱离服务了,软件肯定是做不好的。
最好是双方也约定一个具体的维护费用。
要不然你这个项目做起来之后,等到第二年可能会有一种情况,就是乙方看到你项目数据好,然后就漫天要价,把维修费抬的很高。
其他的一些法律风险层面的话,我觉得就算没有专职合作律师,也可以直接让AI大概审一下合同。
让AI帮着找漏洞、挑毛病,尤其是那些藏在专业术语里的坑,AI能快速筛出来。
最主要还是要找的软件开发公司靠谱才行。
软件开发合同签署,客户得主动拆解风险点,把源代码、维护条款、维护费等这些核心需求写清楚,让合同真正护航项目,而非“无效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