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3日
软件开发行业普遍以长期合作为主,定制化开发的高交付和服务成本限制了公司规模扩张,中型软件公司在交付能力和成本控制上更具优势,风险较低。
在我们的客户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客户都和我们合作四五年了。
我群里翻了一下聊天记录,发现平均每周都有一个很高频的沟通,有项目功能的优化,还有技术方面的维护。
一、高频沟通常态
小程序开发这个行业就是这样,客户与软件开发公司的合作都基本上是以年为单位的。
以月和周为单位去做技术维护,这个情况是很少的。
不同于一次性交付的商品,小程序需要持续的功能迭代与技术支持,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这让长期合作成为行业常态。
行业的长期服务属性,也直接拉高了运营成本。
二、售后与交付
软件开发行业客户的售后服务,整个的服务成本,还有交付成本真的是非常高。
每一次功能优化、每一次Bug修复,都需要技术人员投入时间与精力。
这也是软件开发行业,尤其是定制化开发行业,它没有巨头的一个原因。
高额的服务成本像一道无形的门槛,限制了企业无节制扩张,毕竟规模越大,需要投入的售后与交付资源就越多。
三、规模扩张难
多数软件公司把技术的人员规模可能扩充到几十人之后再想往上扩充,就变得非常非常困难了。
因为这不仅仅是对于销售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公司交付流程以及服务能力的考验。
从成本角度看,一个月如果是大几十万的成本,那么想去拿到一个正常的营收,起码得做上百万的合同金额。
特别是针对现在的一个环境而言,有很多项目它的单价都锁定在两万到五万左右了,这个说的是市场化的项目,不是政企类的业务。
四、定制化交付
如果是三五十个项目都是高度定制化的业务,这对于公司的交付能力要求,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步?
每个项目都有独特的功能需求、交互逻辑和技术难点,需要技术团队精准把控细节,任何一个环节疏漏都可能影响交付质量。
软件开发公司做的小而美也不行,可真正做大了也是不行。00:35
如果是做成小而美的,根本就没有项目交付的抗压能力,可能一个月也就做个3、5个客户,难以应对市场波动。
如果做大了,就像刚刚讲的一样,成本到最后都兜不住,服务质量也可能下滑。
五、开发公司选择
好点的软件开发公司可能还是中型的,中小型比较好一些,交付能力和经验各方面偏中上水平。
这类公司既能保持一定的业务承接能力,又能较好地把控服务质量,避免了小规模的抗风险弱和大规模的成本失控问题。
对客户而言,选择这种公司风险会更低一些。
既能获得稳定的长期服务,又能在项目定制化需求上得到充分满足,在成本与质量之间找到平衡。
小程序开发行业的发展,不在于追求规模的极致,而在于找到长期服务与合理规模的平衡点。
理解这一点,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客户选择,都能更贴合行业的本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