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0日
小程序开发不应简单套用模板,而需根据用户实际运营需求定制功能,否则会导致开发成果与真实需求脱节,难以有效使用。
卖个东西就要做小程序商城,开个餐饮店就要做小程序点餐,做家政服务就一定要做次卡。
这种把客户的需求就直接模板化的定义方式,我觉得才是目前很多小程序,在开发完成上线之后,真正做不起来的原因。
一、模板适配性差
小程序模板,它其实不是客户的真正需求。
因为小程序模板的开发,它是让客户的需求一个个的去往模板上去套,而不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去做出来一个个性化匹配的方案。
模板虽能快速上线,却难贴合企业差异化需求。
像有些老板会说,我需要一个能够做产品展示的商城。
但是这个老板他本身在线上是没有交易的这个需求的。
那这种情况下,非得推小程序模板给到这个老板的话,反而可能没什么用。
因为大多数模板他都没有产品展示的这个概念,都是带上购买,交易,发货一起来做的。
比如一家做大型机械的企业,小程序只需展示设备参数、案例视频,方便客户线下洽谈,带交易功能的模板反而让页面杂乱,核心信息被掩盖。
还有很多餐饮店,他其实也没有扫码点餐的需求。
可能也就是需要一个会员管理和会员充值以及积分管理的一个小系统。
比如社区里的老牌面馆,熟客居多,更需要“充值送券、积分换面”的会员功能,而非复杂的扫码点餐。
若强行套用点餐模板,店员嫌操作麻烦,顾客也觉得没必要,小程序自然用不起来。
这样的话,在客户的运营思维和小程序的功能不完全一致的时候,其实这个小程序做出来确实是一点用都没有。
二、功能匹配
我拿我自己来去举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公司本身就是做软件的,我在去年的时候考虑去采购一个客户管理系统。
市面上也看了很多,结果这些系统的功能复杂程度直接是复杂到让我们一个软件开发公司的,都没有办法去真正的完全理解和操作。
买回来大概半个月左右,直接就搁置了。
那其实我的需求很简单,我就是需要客户能做个管理跟进的状态,成交的状态能有一个标识,再加上客户信息的录入。
然后我们公司后来就自己给自己开发了一个小型CRM,开发出来之后我觉得是特别好用的,要比市面上买的那些功能齐全的CRM系统要好用的多的多。
其实软件开发就是这样的,尤其是小程序开发这种类型的项目。
如果说自己认知的运营和这个小程序功能产生了不匹配,那这个小程序最终肯定是做不起来的。
小程序开发不该是“模板套需求”,而要“按需定功能”。
开发者需深入了解企业运营逻辑,企业也要明确核心需求,只有功能与运营思维契合,小程序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避免成为“摆设”。